构建钢结构建筑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圈——首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推广交流会在唐山召开
2025-04-10 15:34:25 来源:中华建筑报网

  本报记者 王海霞

  4月8日至9日,首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推广交流会在唐山召开。本次大会以“促进产业协同 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唐山市人民政府、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中国二十二冶、河北钢结构行业协会承办。旨在推动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协同发展,宣传推进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来自全国钢结构行业5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共同探索钢结构建筑与钢铁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
 

构建钢结构建筑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圈——首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推广交流会在唐山召开
 

  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张成中,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中国五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冶集团董事长,中国中冶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光,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武振,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翟增军,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四级调研员史洁,河北省政府参事高俊钊,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张强,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级领导宋向党,唐山市委常委、秘书长陈宇,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钢铁处王珂,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干部王自飞,唐山市政府副市长刘浩峰,中国二十二冶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斯浪等出席大会。
 

  构建钢结构建筑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圈
 

  近年来,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水平不断提高。钢结构产量每年以10%左右的同比增速在增长。继2022年钢结构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后,2023年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1亿吨,2024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陈建光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中冶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主力军,也是国内最早进入钢结构行业的建筑企业之一,在钢铁冶金先进工艺、智能制造、绿色转型等方面取得大批创新成果,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钢结构产业“设计、制造、施工、运维”全链条、定制化绿色智能整体解决方案。此次交流会不仅为行业发展搭建了创新成果转化的“高速路”,更将凝聚全产业链合力,为破解“卡脖子”难题注入强劲动能。中国中冶将与多方加强交流合作,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品质为钢结构建筑产业创造一流的价值,携手促进行业繁荣发展,共同书写钢结构建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唐山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亦是河北省钢结构住宅试点城市。刘浩峰表示,近年来,唐山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重要指示精神领航定向,做大做强精品钢铁、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等主导产业,有支撑钢结构建筑发展的产业基础、推进钢结构住宅建设的试点经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广阔市场。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心唐山、支持唐山,推动唐山钢结构产业发展壮大。诚挚邀请企业家、行业专家深入考察,推动钢结构产业在唐山布局、创新技术在唐山转化,打造钢结构建筑的唐山样板。唐山将拿出最好资源,提供最优服务,创造最好环境,全力支持钢结构产业项目快落地早见效。
 

构建钢结构建筑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圈——首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推广交流会在唐山召开
 

  以钢结构建筑变革“好房子”建设
 

  钢结构建筑天然具有装配化、低碳化特征。加快发展钢结构建筑是打造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发展建筑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符合时代和人民需要的高品质好建筑、好房子的客观需要。

  夏农作题为《产业协同 创新引领 促进钢结构建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指出要把握“好房子”建设机遇,深刻认识钢结构建筑发展的重大意义;健全完善钢结构建筑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提升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质量和水平;推动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应用,激发创新活力,以守正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钢结构建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产业合作的桥梁和纽带,致力于构建钢铁-钢结构-建筑-房地产的产业融合生态圈,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和协同创新,力争在钢结构建筑提质增效方面有所突破,为建设“好房子”贡献钢铁力量。

  下一步,如何推进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协同发展?王珂指出,钢结构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关键在于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推进钢结构建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多产业融合,上下游共同推进钢结构建筑协同发展。三是坚持标准化、通用化、产业化,完善钢结构建筑推广机制。

  启动仪式上,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翟增军、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张强、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级领导宋向党分别发言;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武振、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原会长郝际平分别作主旨报告。
 

  钢结构建筑创新成果转化驶上“高速路”
 

  会上,来自政府、协会、企业的23家单位分别围绕钢结构产业发展作创新成果报告,中国二十二冶分享了《“快•绿•智”中冶钢结构好房子的未来建筑公式》及《钢结构数字化应用实践与探索》创新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标准,在今年全国两会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一栋总建筑面积1867平方米、采用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建造的研发楼,仅用20天便实现快速建造,打造了一个全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示范点。

  会议期间,中国二十二冶还举办了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产品展览,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多家企业钢结构建筑产业链相关创新成果和产品。其中,由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金属结构工程分公司研发的一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完全中国标准的详图深化设计软件DW吸引了众人目光,该软件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能够用于钢结构深化加工的国产软件,填补了空白,打破技术壁垒,解决了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
 

构建钢结构建筑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圈——首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推广交流会在唐山召开

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产品展览
 

  加快发展钢结构建筑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打造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发展建筑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促进建筑业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本次会议的召开不断深化了钢结构建筑上下游产业合作和融合,进一步促进钢铁—钢结构—建筑产业链的升级与变革。

  作为扎根唐山的钢结构领军企业,中国二十二冶将继续以创新为笔,在钢结构领域持续深耕智能化建造技术,引领行业革新,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与行业伙伴一起共同推动钢结构技术的普及与提升,让钢结构成为未来城市的绿色脊梁。

责任编辑:xmt01